鹌鹑养殖技术鹌鹑如何饲养,鹌鹑养殖技术视频教程

2024-08-16 05:22:06  阅读 848 次 评论 0 条

鹌鹑养殖技术:从选种到孵化,揭秘鹌鹑如何饲养

鹌鹑养殖技术鹌鹑如何饲养,鹌鹑养殖技术视频教程

作为一名专注于农业领域的编辑,我经常接触到各种养殖技术,其中鹌鹑养殖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。鹌鹑作为一种特种经济禽类,以其生长快、成熟早、产蛋多、耗料少、生产周期短等优点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养殖者。

今天,我就来跟大家聊聊鹌鹑养殖技术,从选种、配种、产蛋、孵化、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,带你揭秘鹌鹑如何饲养。

鹌鹑养殖技术鹌鹑如何饲养,鹌鹑养殖技术视频教程

一、选种:优良种鹑是成功的基础

想要养殖出高产优质的鹌鹑,选种是第一步,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好的种鹑,不仅能提高产蛋率,还能降低养殖成本。

1. 种鹑的选择标准

体型: 选择体型健壮、羽毛紧凑、肌肉丰满的种鹑。

外貌: 眼大小适中、颈细长、头小圆、羽毛有光泽、神情和善。

健康状况: 选择没有疾病、活力充沛、羽毛整齐的种鹑。

血统: 选择血统纯正、遗传性状稳定的种鹑。

2. 避免近亲繁殖

近亲繁殖会导致种鹑的遗传性状退化,体质下降,甚至出现畸形。所以在选种时,一定要避免选择近亲繁殖的种鹑。

二、配种:科学配种提高繁殖效率

科学的配种是提高鹌鹑繁殖效率的关键。

1. 配种年龄

雌鹑:3月龄至1年

雄鹑:4~6月龄

2. 实际饲养中

50~60日龄的雄、雌鹑开始配种繁殖,繁殖期1年,年年更换种鹑。

3. 配种比例

一般雄鹑:雌鹑为1:10~15

4. 繁殖管理

确保种鹑的营养充足,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饲料。

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,避免种鹑受到惊吓。

定期清理笼舍,保持环境卫生。

三、产蛋:提高产蛋率,增加经济效益

产蛋是鹌鹑养殖的主要经济效益来源,提高产蛋率是养殖者关注的重点。

1. 光照管理

光照时间:每天16~18小时。

光照强度:20~30勒克斯。

夜间增加光照可以提高产蛋率,据试验,可提高25%。

2. 营养管理

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,特别是钙和磷。

饲料要新鲜、干净、营养均衡。

3. 环境管理

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,避免种鹑受到惊吓。

定期清理笼舍,保持环境卫生。

四、孵化:让新生命顺利诞生

鹌鹑的孵化可以采用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两种方式。

1. 自然孵化

选择健康、孵化能力强的雌鸡或雌鸽代孵。

注意保温,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。

2. 人工孵化

选择优质的孵化器,根据孵化器的说明书进行操作。

孵化过程中要定期翻蛋,保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。

3. 种蛋选择

选择形状规则、表面光滑、蛋壳完整、无破损、无污染的种蛋。

种蛋的保存时间不要过长,一般不超过7天。

五、饲养管理:从幼雏到成鹑,细致呵护

鹌鹑的饲养管理贯穿整个养殖过程,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确保鹌鹑健康生长,提高经济效益。

1. 幼雏期(0~3周龄)

保温:幼雏体温调节能力差,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,一般在30~32℃。

喂食:采用颗粒饲料或粉状饲料,并根据幼雏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。

光照:保持充足的光照,一般每天16~18小时。

饮水:提供新鲜干净的饮水,并定期更换。

2. 生长期(4~8周龄)

逐渐降低温度,适应环境变化。

饲料以颗粒饲料为主,并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能量。

保持良好的通风,避免氨气浓度过高。

3. 成年期(9周龄以上)

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。

饲料以颗粒饲料为主,并根据产蛋量进行调整。

定期清理笼舍,保持环境卫生。

六、关键养殖技术

1. 场舍和设备

鹌鹑舍应选择地势较高、排水良好、交通方便的地方。

鹌鹑笼一般采用重叠式笼,以便节省空间。

笼舍内要安装照明设备、供暖设备、通风设备等。

2. 饲料

鹌鹑的饲料主要包括能量饲料、蛋白质饲料、维生素和矿物质。

能量饲料:玉米、小麦、大米等。

蛋白质饲料:豆粕、鱼粉、肉骨粉等。

3. 疾病预防

定期进行消毒,预防传染病的发生。

加强饲养管理,提高鹌鹑的抵抗力。

发现病鹌鹑要及时隔离治疗。

七、经济效益

一只母鹑生长到45-50日龄即可开产,年产蛋200-300枚,合2.4-3公斤,平均产蛋率可达80%以上。

每只鹌鹑从出壳到产蛋仅耗料0.75公斤,每天每只仅耗料20-25克,全年耗料9公斤。

鹌鹑养殖的经济效益显著,是农村致富的好项目。


总结

鹌鹑养殖技术并不复杂,只要掌握了关键的技术要点,就能轻松养殖出高产优质的鹌鹑,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。希望我的分享能对您有所帮助,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,分享您的养殖经验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jidi.com/932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良植农产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评论已关闭!